http://www.sina.com.cn 2006年08月13日06:24 信息时报
抢注知名企业和名人的中文域名,目光已瞄向广东。这么多的名企和名人失去本应属于他们的域名,与其对域名的价值认识不足、保护意识不强有重要关系。对随之而来的麻烦和损失,他们看来也是始料不及。
中文域名注册是近几年的事情,也是一种民间行为,然而中文域名是企业与法人组织的重要文化资源,具有特殊的内在价值。好的域名,在提升企业与个人的知名度、争取客
源上,具有强烈的洼地效应,让声誉和财富像水流一样源源不断;一旦被他人抢注,无异于文化品牌的丧失。其后果至少涉及三个方面:
一是为他人所利用,若对方信誉不佳、品行不端,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必将危及品牌自身。
二是让客户资源流向抢注者,直接影响经营和效益,甚至引发各种官司——这在法律上已有先例。
三是要赎回“自己的”域名,如果法律的途径未能奏效,难免要付出高价″回购″。域名的注册和使用成本甚低,一些恶意抢注者,目的就是为了高价卖出。
忽视域名保护,与法律意识的欠缺也不无关系。传统观念中,我的名字就是我的,法律自然会加以保护。然而对于域名,它只属于第一注册人;国家的商标法,也不把抢注域名视为违法。因此,普及传统文化网上保护的法律知识和游戏规则,是亟待开展的新课题。在这方面,有关的政府部门、机构和商标事务所,应负起更多责任。
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,各行各业对互联网的依存度越来越高,域名抢注之风若得不到遏止,将会对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带来干扰。对恶性抢注行为,有必要通过立法加以确认,那些抢注与己无甚关联的名企、名人名字作为中文域名的行为,应定性为恶性抢注,并作出限制性和惩罚性的处理。
贺贝 |